第237章 河滩边的少年_短跑:这位冠军有点怪
棉花糖小说网 > 短跑:这位冠军有点怪 > 第237章 河滩边的少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7章 河滩边的少年

  第237章河滩边的少年

  绍兴湖塘社区。

  河岸边上,一个面相稚嫩的少年正在迎风奔跑着。

  若是有个稍微懂行的人,哪怕不认识他是谁,但看这个少年跑步时的姿态,便能知道他是有练过的,而且水平还不差。

  跑了一阵后,少年喘着气开始沿着河边漫步。

  说是河,其实在这个水系丰沛的江南乡村里,河连着湖、湖连着河,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叫法。

  那一天,班主任朱盛阳专门为他组织了一场欢送会。

  更不要说文浩还不止拿了一枚金牌,而是整整三枚!

  谢震夜走到教室后面的黑板前,黑板上方印着四个熟悉的大字,左边是【博学】,右边是【进取】。

  朱盛阳也意识到了不对,虽然他是教数学的,但因为当初很是关注谢震夜的缘故,多少也懂那么点相关的知识。

  眼下既不是周末,也不是公假,他一个练体育的怎会有空从杭州跑回绍兴?

  莫非是

  “您二位别乱想了,我没受伤。”谢震夜被打量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,“过两天我就要去燕京了,所以省体校的陶教练给我放了三天探亲假。”

  谢震夜的父母在菜市场经营着一家鱼档,生意十分忙碌。

  朱盛阳一拍掌道:“看吧,差距也不是很大嘛,小谢现在才14岁,距离17岁还有三年的时间呢。小谢啊,你现在就给自己设一个目标,争取在17岁的时候超过文浩10秒57的成绩,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做到!”

  “诶,不用妄自菲薄嘛,你上个月可是跑了11秒2,我看距离跑进11秒也差不了多少了。”朱盛阳说着又看向沈星渺,问道:“诶沈老师,话说文浩在小谢这个年纪的时候能跑多少,你有了解过吗?”

  “你现在还小,正是打基础的最佳年纪,万事都急不得、快不得,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提升成绩而把身体给伤到了。老师相信你,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,能够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看见你”

  “小谢?”

  17岁10秒35,不是我不够自信,实在是我这位偶像太变态了啊!

  沈星渺轻轻拍了下谢震夜的肩膀:“朱老师的话你别太当真,像文浩这样的天才那是百年难遇的,以他为目标自然是好的,但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”

  那如今,在这个大阪世锦赛刚落幕不久的时间点上,文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完全把劉翔给甩开一大截了。

  当时四年级的谢震夜已经长到了1.6米出头的个子,跑步的时候不仅步幅比同龄小孩大出一截,步频也相当快。

  于是到了当年的9月份,谢震夜刚上五年级的时候,沈星渺就把他选入了校体训队,练的项目是200米和400米。

  但现在,谢震夜居然说要去燕京了?

  沈星渺绞尽脑汁想了想,他是很关注谢震夜的,所以省里的一应少年组、青年组田径比赛他都有所了解。

  而现在,一如当初的劉翔那般,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无可争议的标签——【民族英雄】!

  这个标签,是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表彰大会上,由GW院认证并授予的。

  不仅是国家队搞的,而且文浩还会出面,这不比省队有前途?

  如果说两个月之前,文浩在黄金联赛罗马站打破世界纪录时,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是将将超过劉翔。

  比如沈星渺要求在十五秒内跑完一百米,并且连着跑好几组,中间只能休息10分钟。有的孩子跑完两三组后就偷懒省力了,但同样很累的谢震夜,在剩下的几组里还是会全力完成。

  没办法,110米栏项目的影响力,和100米项目相比还是差了太多。

  湖塘小学的占地面积不大,但却充满了许多欢乐的回忆。

  教室还是那个教室,熟悉的人早已不在,留下的之后脑海中的点滴回忆。

  就这样跑啊跑啊,从湖塘小学跑进了绍兴县体校,一年的时间不到又跑进了SX市体校,半年多的时间后又跑进了省体校。

  世锦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远不及奥运会的,但眼下国内这股由文浩掀起的舆论风潮,其声势完全不输给当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劉翔,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听到谢震夜的解释后,沈星渺顿时松了一口气,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是真遇到了得回家修养的伤,那可不是什么小事,搞不好运动的道路因此就断绝了呢。

  谢震夜没有进行回应,因为文浩是他的偶像,所以平日里他总是会搜集有关文浩的各种信息资料。

  训练了一段时间后,好静的谢震夜就给沈星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。

  保安见他一脸诚恳的模样,再加上他的言行举止、穿着打扮不像是那种不学无术的中学生小混混,最终还是把他给放进去了。

  告别劉娟嬢嬢后,少年谢震夜又无所事事了起来,沿着河边提着石子一路瞎逛,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自己没待满六年的湖塘小学。

  看到谢震夜笑得如此开心,沈星渺和朱盛阳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  说话间,谢震夜在小学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招呼下走出了教室,来到被黄昏霞光笼罩的操场上转悠,两人边走边闲聊着,沈星渺突然问道道:

  “诶对了,今天可是周二啊,你不在省体校训练,怎么跑回绍兴了?”朱盛阳说着便对着谢震夜上下打量了一番。

  “朱老师?沈老师?”谢震夜一下就认出了自己的小学班主任和体育老师,两个中年男人一个戴着眼镜、外表斯文,一个穿着一身运动服、体型健硕。

  半大小子了,不再是那个什么都需要教的小毛孩,而且还不是自己家的娃,话说太多了也不好,简单打个招呼就行了。

  “我正准备去菜市场买菜呢,要不要跟嬢嬢一起走?你爸妈这时候应该忙着呢。”

  眼下正是下午放学的时候,校门口的保安盯得挺紧,一下就把身高足有1米8的谢震夜给拦了下来。

  一年不到的时间,也就是2006年的5月,汪顺法又把这个潜力颇大的少年,托给了从省体校退休、返聘到市体校的应水亘指导。

  “是嘞,是嘞。”劉娟点头道,“你在省体校训练辛苦着嘞,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一下,就别想着帮你爸妈干活了。伱要是真心疼他们啊,就好好练跑步,跑出个名堂来,就是对你爸妈最大的孝顺了!”

  可眼下,也没听说有什么要去燕京参加的比赛啊?

  “燕京?”想不明白的沈星渺还是疑惑着道出了声:“没记错的话,全国少年赛应该在8月份就比完了啊,这个时候燕京应该没有全国性的少年比赛了吧?”

  那个年龄段的孩子,几乎都是所有项目混在一起集训,但这也让谢震夜在一众孩子当中显得更为出挑。

  过去文浩身上的标签,是【天才少年】,是【亚洲百米破十第一人】,是【亚洲飞人】【红色闪电】,是【世界纪录保持者】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】。

  听到一声招呼,埋头踢着路边石子的谢震夜抬起头来,发现是自己老妈的好姐妹、好牌友劉娟阿姨。

  回想着过去的点滴,谢震夜站在黑板中间转过身来,如当初那样张开双臂咧嘴一笑,恍惚间仿佛又置身于曾经的那间教室一般。

  沈星渺笑呵呵道:“刚刚朱老师打电话给我,说‘沈老师啊,我刚刚好像看到小谢回学校了’,我猜应该是你没错,所以就跟他一起找过来了。”

  以长辈的身份稍微说了那么几句话,劉娟就提着菜篮离开了。

  “不是比赛,是训练营。”谢震夜解释道,“陶教练本来是说让我过两个月正式进入省队的,但是国家队最近开设了一个青少年田径精英训练营,说是要面向全国招收学员,就推荐我去试一下。要是没通过选拔,到时候再进省队也是一样的。”

  话题来到这个青少年田径精英训练营上,朱盛阳便已是茫然无知了,沈星渺也是一头雾水,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。

  “.”

  “我还差得远呢,现在连11秒都跑不进.”谢震夜又笑着挠了挠头,但看他这副欢喜的模样,显然是对这趟首都之旅颇为期待的。

  不过这什么训练营既然是国家队搞的,那若是通过了选拔,岂不是

  “小谢啊,要是你通过了这个训练营的选拔,是不是就能进入国家队了?”朱盛阳关切的问道。

  若是周一至周五,他的父母在鱼档忙不过来,那谢震夜回到家后就会主动烧饭做菜、打扫卫生,而且听说这孩子从来都没有欠过作业。

  结果才半年多的时间,应水亘教练又把谢震夜这个“接力棒”递了出去,送到了省田径队的教练陶建荣手上。

  看着这个日期,倒是让谢震夜响起了两年前的11月3日,那是刚升六年级不足三个月的他,在湖塘小学的最后一天,因为第二天他就要去绍兴的县体校报到了。

  “去燕京好啊,我和沈老师是看着你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,能看到你去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,我们是打心底里为你感到高兴啊!”

  还在湖塘小学的时候,放学之后他常常跑到前头,把同伴丢在身后老远,然后又折返跑回去。

  听到文浩的名字,能不能搞懂这个训练营到底是干啥的已经无所谓了,因为在沈星渺和朱盛阳的心中,“文浩”这两个字就具备了足够的分量。

  涓€鍥涗笁.鍥涗簩.涓€鍏叓.涓夊叚

  黑板上的内容,有粉笔画、有学生的优秀作文抄写,当然也没有少了每天都要更新的日期——2007年9月4日。

  谢震夜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上五六年级时待过的那个教室,门还开着,不过里面已经没有一个学生了。

  今年的浙江青少年田径赛谢震夜是参加了的,100米已经能跑到11秒2了,比去年刚去市体校应水亘教练那里的时候,快了足足1.4秒。

  “额”沈星渺思索了一番,“小谢今年14岁,好像没听说文浩在这年纪有跑多少,不过他17岁参加全国高中锦标赛的时候,成绩是10秒57,这个我还是有印象的。”

  “是啊,没想到只是短短的两三年时间,你就成长到能去首都的程度了。”沈星渺喜笑颜开道。“去了燕京好好表现,要我说,指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文浩呢!”

  夕阳下,那个河滩边长大的少年漫步走出了校门,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

  PS:附一张小谢同学小时候的照片

  恭喜小谢同学正式登场,虽然年纪还小,但剧情得安排上了。

  “不过什么?”

  河滩边上,湖塘社区的村民劉娟正提着个菜篮,脸上挂着笑容和谢震夜打招呼。

  “我我就不去了。”谢震夜又腼腆地挠了挠头,“昨天回来的时候就想去帮忙的,但我爸妈怎么都不同意,说是好不容易回来一趟,让我老老实实在家待着休息”

  谢震夜挠了挠头,一脸尴尬道:“我自己也不太清楚,反正在省体校陶教练对我挺好的,他说什么我照做就好了。不过.”

  谢震夜到现在都还记得,当时整块黑板上写满了同学们送给他的祝语,令外班长还领头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大的螃蟹——大家都喜欢叫他“小谢”,后来逐渐就变成了“小蟹”。

  以前每逢双休日的时候,湖塘社区的村民若是光临那家鱼档,时常能看见年幼的小谢震夜在那里帮忙,他爸妈在杀鱼、称鱼,谢震夜就在一旁帮着收钱。

  最后一次在这个教室里和小学同学们玩乐,已经是近两年前的事情了,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。

  教室外传来一声呼唤,把谢震夜从回忆中惊醒。

  直到现在,谢震夜也不过才刚满14岁不久而已,称一声“天才少年”是毫不为过的。

  经过近两年的体校生活,谢震夜也不是当初那个腼腆的小男孩了,很快就跟保安表明了身份、说明了来意。

  少年只记得,在他的孩提时代,河湖边的路都还没有被水泥填上,还是一条条松软的河滩路。

  哪怕文浩在这届世锦赛上并没有打破过世界纪录,而劉翔不仅打破了世界纪录,并且还足足提高了0.09秒,甚至还成为了110米栏历史唯一一个“大满贯”头衔拥有者。

  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沈星渺,这是个吃苦肯练的好苗子,于是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后,等谢震夜在区运动会400米比赛中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,沈星渺便把他推荐给了绍兴(现柯桥区)县体校的汪顺法教练。

  闲下来的时候,小谢震夜就会趴在一张窄窄的案子上写作业,安静得很。

  2004年的时候,沈星渺刚接手四年级的教学,在体育课上便发现了谢震夜这个适合跑步的好苗子。

  “震夜,又跑步呢?”

  体训队的孩子,通常都是活泼好动甚至调皮捣蛋的,但谢震夜这个孩子不一样,他虽然好动但话却不多。在布置训练任务时,他的注意力是很集中的,眼神更是认真的、带着思考的。

  文浩确实是在17岁那年的全国高中锦标赛上跑了10秒57不假,但三四个月之后的东亚运动会上,人家都跑出10秒35的成绩夺冠并刷新全国少年纪录了。

  “不过听陶教练说,等去了燕京进入训练营,能亲眼见到文浩。”谢震夜乐呵呵一笑,模样有些傻乎乎的。

  原时间线上,小谢会在08年遭遇一次大伤,那次伤病导致他休息了一年多的时间,并且后来跑步的时候不可抑制的会“摇头晃脑”,人称“谢氏摇摆”。

  现在剧情提前引出来,为的就是让小谢避免08年的伤病,并且进入文浩的视野之后,他也能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。

  期待小谢吧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ht567.com。棉花糖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ht56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