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林家的买卖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
棉花糖小说网 >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> 第四十四章 林家的买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四章 林家的买卖

  第四十四章林家的买卖

  “太吓人了!”

  等看不见豆腐铺子的人群后,景逸才松了一口气,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脯,“这差点没招架住,连小安都赔出去了。”

  “哈哈哈哈.”

  难得见景逸这么慌乱又胆战心惊的模样,初夏实在憋不住了,笑得弯了腰,捂着肚子。

  “哼,你呀,不帮我,还笑话我。”

  嘴上说得厉害,但是看见初夏笑得东倒西歪的,景逸也忍不住乐了起来,还不忘腾出一只手来去扶着初夏。

  到最后,两个人也不在乎别人目光了,你看我我看你在路边笑了个痛快,才回家。

  林家今天午饭的丰盛程度比上次那是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,景母一直跟林爹爹打趣说,每回从元元哥家回去,都得扶着肚子出门。

  大家边吃边聊,几个小孩坐不住,快速吃饱就去院子里嚯嚯了。

  山民是非常排外的,林父常年在山上打猎,跟他们多多少少有了些交情,以前没事儿还会去讨个水、借个宿。

  缺点是这是个小商人,以后可能吃不下那么多货。

  山货一般指带毛的和带壳的。带毛的指的是野物,常见的如野鸡、野兔、狍子、狐狸之类的。带壳的自然就是指山上的山珍到野果野菜,最常见的就是榛子、栗子、蘑菇、药材之类的。

  景逸一听,立马支棱了起来,真是瞌睡了就有枕头,真发愁怎么把夏夏约出来看花灯呢。

  所以,林父和林爹爹商量了一下,买一辆驴车,既缩短了从村里运到镇上的时间,也能跟着上山收货都不成问题的。

  山中也有不少精明人,是把货卖给价格压到极低还没保障的走商,还是卖给与为人厚道,还是老交情的林父,自然都会选择后者。

  所以这些山民们认他,好东西也肯留着卖给他。

  当然了,运气好譬如虎皮、熊掌、鹿筋、燕窝、人参之类的,也能收到。

  说起卖驴车,源自于林家的买卖。过完正月后,林父打算加大力度收山货。

  山民手里囤了不少货呢,年前他只在王家庄附近的山上摸了摸路子,要是再往远处走走,那盈利肯定是翻倍的。

  山上谁家需要个什么东西,他也会帮忙捎上山,一文钱都不多要,都是互利互惠的。

  林父为人十分厚道,常见的山货都是买断,但是稀有贵重的山珍都是按着分成走。

  “成啊,我听说驴市初十就开门了,林大哥和嫂夫郎看看你们哪天方便?”景父一拍胸脯,这事儿揽在了身上。

  不过这醉翁之意在场的四位长辈哪个看不出来,除了景父其他三人都已经习惯了,只有景父还在感叹这小子真是比我强啊,这么会追媳妇儿。

  年前收的货物林父都是兵分两路卖出去,重点货物林父直接找上之前在码头上收货的南北货商,价格还是挺公道的。

  这个买卖做了才知道,危险少利润还高,比打猎挣得多还安全。

  主要是这个生意林父能做,别人未必能做。

  其他零散货物都是林爹爹带着双胞胎在景家小馆门前卖,每天就一上午,勉强卖完。估计以后山货收得多了,就得整天整天在那守着了。

  “大叔,阿么,要不十五呢?我听说十五有花灯呢,到时候我上午过来接你们,买完驴在我们家歇一歇,傍晚逛逛花灯再回啊,热闹热闹。”

  “正好你们来了,我和元元这两天正琢磨着也买一头驴车家里用,镇上你们熟悉,到时候给我推荐一下靠谱的卖家。”林父跟景父聊着天,还走了一杯酒。

  现在生意是越来越好,很多远处的山民都不知道怎么得到的信儿,也让人带话给林父说可以过去收货。

  “成,那就按着小逸说的办,我们一家确实好久没一起逛逛镇上了呢。”林爹爹拍板了,那基本上这事儿就算定了下来。

  “不过不用你来接,你先忙店里生意,不是十五就开门。我们自己过去。”林父点点头附和自己夫郎,然后跟景逸说。

  “嗯嗯,好,听您的。”

  能跟夏夏约会就行,细枝末节的听爹,啊不,林叔的。

  “林大叔,我听您的意思,这买卖以后还会增大进货量,您没考虑过租个铺子专门卖吗?”

  景逸转到正事儿上来,脑子还是转的很快。

  林父当然考虑过,但是一是租铺子会投入不少本金,担心亏。二是他还要经常去收山货,光让老婆孩子去盯着铺子他不放心。最后就是他听说做了铺子的买卖就容易被认定为商户,这他肯定得犹豫犹豫。

  在做买卖这事儿上,他没有把景逸当做后辈,他十分清楚景家的买卖都是景逸的主意,开店的各个环节也都是他层层把关,才有了如今这个红火的买卖。

  所以他不觉得请教小辈不好意思,一一把这些顾虑跟景逸说了下,也想着看看景逸的主意。

  “叔,亏不亏这个事情,账还得您自己算,不过我可以跟您说,镇上的铺子租金一般在一年十二两到十六两不等。我是觉得,月盈利超过十两,这买卖就可以做。”

  “第二个问题,其实好解决,咱让牙人找找我家店附近的铺子,相互照应着,您放心,肯定没问题。等买卖熟悉两三个月了,您可以雇人去收山货,或者雇人在店里做事儿,都能解决问题。”

  “关于商户的事儿,咱大源朝的规定是年利润在一百两以上,连续超过三年,才会被判定为商户,这个事情我目前还没想到特别好的解决办法。不过还有时间,大不了先赚两年钱再说嘛”

  景逸一一认真仔细的解答着,还边和林父讨论,景父也时不时加入自己在镇上的见闻,越发给了林父信心。

  “成!跟你们聊了聊,确实心里有谱了,那就过两天先去买驴车。等十五过后再去看铺子!”

  “大叔,到时候您看铺子可以在午后,那时候我家馆子里生意少,我陪您去看看不耽误。”景逸积极地说道,这时候儿婿不露脸那还等啥。

  景逸这积极的样子又是逗得三位长辈满脸含笑,林爹爹还特意看了眼初夏,心想这儿婿找的,比儿子都能了。

  只有景父眨巴眨巴眼睛,已经开始反思初二回门那天的表现是不是不太积极了。

  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,相聚总是短暂而愉快的。要不是景母看了眼外面的天感觉又要下雪了,两家人这还不舍得散呢。

  乡下一般不时兴未婚小哥儿家去对象家里拜年,会被人念叨上赶着、不自重。

  所以当林爹爹提出初十全家去景家拜年,就当同辈走亲戚,不提小辈定亲的事儿的时候,景父景母还是极力反对。

  “又不急这一时,咱两家的关系也不用非要赶过年这时候。元元哥你的心意我都懂,这样,过了正月你再来,到时候爱啥时候啥时候。”景母脆生生地抢先道,不给林爹爹拒绝的机会。

  林爹爹知道景家是为着初夏着想,而且景母这样说他也拒绝不了,只能含笑点点头,依着她。

  等送到了村口,两家就此话别。

  一晃神的功夫,就来到了正月初八,这天,是景逸跟卖灯笼的老板单田约好了,付尾款取红灯笼的时间。

  之前一直拖到了昨晚上才跟景母坦白,预想中的一顿唠叨如期而至,最后还是景父一句“孩子大了,以后让他夫郎管他,咱就不费力气管他了”把他解救于水火之中。

  就是代价有点大,这个水火又盯上了景父,一直在围绕着“我是他娘,我为啥不能管他,娶了夫郎这俩孩子都归我管,你也归我管”这个议题辩论。

  早饭后,景父拖着疲惫的身躯和疲惫的耳朵,跟着景逸一起出发了。说是跟着儿子出去散散心,当然了,散心这个词是跟景逸说的。

  东宽村

  这个村子不靠山,在镇子比较平整的地区,村子里的村民们田地比较多,所以都还算富足。

  景逸之前灯笼买回家就反应过来了,这不是林家大姐夫家的村子吗。

  听说那朱家在村里还算是个大户,而且做出这般不要脸的勾当,那不得家家户户都晓得了,没准儿还能打听打听消息呢。

  因为没来过东宽村,只知道个大概方位,所以景逸是一边走一边问。差不多快中午了,才进了村子,找到单田家里。

  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,好像也没因为有个好手艺就更富足一些。不过院子外边挂了两个鲤鱼灯笼造型就十分别致,一看就是花了大功夫做出来的。

  “家里有人吗?是单田家不?单大哥在家吗?”

  院门虽然开着,但是景逸还是有礼数地站在门口三五步之外喊人。

  “来了,谁啊?”一个跟景父差不多岁数的汉子出来问。

  “大叔过年好,我们是跟单田大哥约好了来取灯笼的。”景逸一拱手,说出了来意。

  “哦哦,是你们啊,快进来。孩他娘,快着点,贵客来了,赶紧倒水去。”

  这位大叔一听景逸他们的来意,脸上都笑出了褶子,这可是近段时间儿子做的最大的一笔生意了,而且还有一百文没收呢。

  寒暄着的时候,就见单田和他夫郎也从院子东侧的一个矮房里走出来,后面还摇摇晃晃地跟着两个小娃娃,大点的小姑娘走了几步还回去牵住自己的弟弟一起。

  透过门厅能看见那间矮房应该是单家制作灯笼的工作间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ht567.com。棉花糖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ht56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